近日,马塘街道新兴社区关工委携手安徽工程大学数理与金融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一场以“‘童’讲普通话,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活动。通过趣味互动、实践挑战与文化浸润,为小朋友们打开了一扇感受普通话魅力的大门,让文明之花在童声中悄然绽放。
趣味课堂启新程,规范意识心中生。活动现场,安徽工程大学数理与金融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语言小导师”,用充满童趣的方式为社区儿童讲解普通话知识。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动画短片、趣味PPT,将普通话的定义、发音规则与推广意义融入生动的画面和故事中,直观展现普通话在促进交流中的关键作用。在互动环节,志愿者们设计了“方言猜猜乐”“普通话纠错大比拼”等游戏,既活跃了现场气氛,又加深了对普通话规范用语的理解。这场充满趣味的课堂,让社区儿童在欢声笑语中走进普通话的世界,明白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挑战舞台展童声,自信表达绽光芒。活动同时设置了绕口令挑战和朗诵比赛两大实践环节。从简单的“小白兔,白又白”到复杂的“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难度循序渐进。志愿者们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小朋友们克服紧张情绪,纠正发音问题,让他们在挑战中逐渐放开自我,享受表达的乐趣。朗诵比赛更是精彩纷呈。小朋友们精心挑选了《春晓》《登鹳雀楼》等经典诗文,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朗诵,用稚嫩而坚定的童声演绎。志愿者从发音标准度、情感饱满度、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细致点评,并亲身示范朗诵技巧。在这个舞台上,社区儿童不仅提升了普通话表达能力,更收获了自信,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
文化浸润童心,文明之花社区开。活动中,志愿者们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普通话学习,让社区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传承民族基因。通过讲解《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蒙学读物,志愿者们带着小朋友们逐句朗读,深入解读其中蕴含的礼仪道德和处世智慧。在讲述“牛郎织女”“孔融让梨”等民间故事时,鼓励他们用普通话复述,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