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辛集市人民法院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与群众消费权益保护两大话题,接连开展两场精准普法活动,将司法服务送到师生与居民身边,以法治力量守护美好生活。
进校园
10月22日,辛集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法官走进辛集市第二实验中学,开展“以法护童,向欺凌说‘不’”专题宣讲。宣讲现场,法官以校园生活场景为切入点,采用“案例解读+法律阐释”的通俗方式,剖析肢体、言语、财物等欺凌表现形式,明确辱骂、孤立、网络诽谤等行为的违法属性,打破学生认知误区。法官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真实案例深刻阐述了校园欺凌的严重危害——既给受害者造成身心创伤,也可能让欺凌者承担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旁观者也会因漠视行为产生心理负担。同时,法官特别强调,校园欺凌不是“小事”,一旦发生将依法处罚,并同步开展矫治教育,绝非简单检讨即可了事。互动环节中,法官还给出“沉着应对、及时求助、必要时报警”的实用建议,切实提升了师生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进社区
10月30日,辛集法院兴华社区法官工作站的法官在兴华社区开展以“预付式消费”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精准破解群众“办卡易、维权难”困扰。活动紧扣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聚焦健身、美容、餐饮、教育等高频消费场景,拆解预付消费陷阱。针对“商家卷款跑路找谁追责”“商家收款不退是否合法”“预付卡能否转让”等居民关心的问题,逐一给出明确的法律解答。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详细讲解了“七日无理由退款”适用条件、合同解除情形及证据留存技巧。最后,法官特别提醒居民:遇商家迁店造成明显消费不便、服务质量大幅缩水等情况,可依法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剩余预付款。
两场宣讲活动均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易懂的“维权指南”,分别为校园筑牢安全防线、为社区织密消费保护网。下一步,辛集法院将持续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常态化开展进校园、进社区等形式的普法活动,以精准司法服务护航青少年成长、优化消费环境,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