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周来啦!“AI+”游园会点亮童智创新

11月1日至9日是“人民城市·2025年儿童友好活动周”。今年是《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收官之年。全市正围绕“促进儿童参与,共绘城市梦想”主题,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

在这幅全市联动的儿童友好画卷中,作为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先行区和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杨浦区以其特有的“创新基因”作出了独特注解。活动周期间,杨浦区妇儿工委办紧扣全市方案,推出覆盖全年龄段、贯穿全区的30余场特色活动。

其中,“世界技能博物馆开馆两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人工智能+’技能游园会——暨人民城市 2025 年儿童友好活动周专题活动”,不仅成为杨浦区的一大亮点,更生动展现了杨浦如何将“童智创新”与“童悦共享”深度融合,为“人民城市”的孩子们打造面向未来的成长新场景。

 

33场活动遍地开花

“四个维度”融合“创新基因”

上海市“儿童友好活动周”以“童声参与、童智创新、童伴关爱、童悦共享”为四大维度。作为国家级创新型城区,杨浦最大的特色在于将区域的“创新基因”深度融入儿童友好理念之中。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活动周期间,从杨浦区图书馆的“海派家风手账”亲子制作,到“家+书屋”的《ai通识课》分享会;从长白新村街道的“心灵探险家”心理健康挑战营,到滨江的亲子骑行嘉年华……33场活动遍地开花,覆盖了科普、艺术、体育、阅读、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切实回应“童悦共享”与“童伴关爱”的理念,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米视角”归属。

本届杨浦儿童友好活动周的“高光”时刻,集中体现在对“童智创新”的深入诠释上。杨浦区并未将“创新”停留在简单的科普层面,而是将其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可体验的“未来技能”。这一理念在世界技能博物馆的主场活动中得到了集中呈现。

 

世界技能博物馆作为全球首家以“技能”为主题的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人类技能发展的历史,更肩负着启迪未来技能人才的使命。其“技能造就美好生活”的宗旨,与儿童友好周“童智创新”的理念高度契合。

11月8日,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开馆两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人工智能+’技能游园会——暨人民城市2025年儿童友好活动周专题活动”将成为本次儿童友好活动周的核心现场。

世界技能博物馆联合区妇儿工委办,将丰富的“技能”内涵与杨浦区的“科创”资源相结合,通过一场“人工智能+”沉浸式体验,为孩子们打开通往未来技能世界的大门。

在世界技能博物馆这一平台上,本次“技能游园会”汇聚了区域内多家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企业,带来一系列与博物馆“互动、体验、启迪”展陈理念相符的“硬核”又“有趣”的互动项目,让“童智创新”变得触手可及。

“人工智能+”:

够“硬核”,也够“实用”

据悉,本次游园会巧妙融合科技与儿童兴趣点:

 

玩点一:ai成为“创意画师”与“对弈棋手”


ai糖画机器人让孩子们亲手设计图案,观看机械臂“绘制”非遗美食;“ai魔法相机”则可即时生成孩子们的专属ai形象照。这些项目让孩子直观感受ai的“创造力”。同时,ai围棋和五子棋机器人等待小棋手前来挑战,在“人机对战”中体验ai的“思考力”。

玩点二:“无人机足球”竞逐“低空经济”


“无人机足球”对抗赛是全场最“燃”的项目之一。孩子们将组队操控无人机进行3v3对抗。这不仅是一场紧张刺激的竞技,更是对“低空经济”这一未来产业的超前体验。从“玩”无人机到“懂”无人机,杨浦区正将未来产业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玩点三:科技赋能“精准关爱”


“童智创新”不仅服务于“智育”,也服务于“体育”和“关爱”。游园会现场提供专业的“脊柱侧弯筛查”“骨龄检测”服务,以及3d智能体测镜等高科技设备,让“儿童友好”从宏观理念落实到对每个孩子身体发育的“精准关爱”,体现了杨浦区在“童伴关爱”维度上的科技创新。

“参与”与“共享”

始终以儿童为本

本次儿童友好活动周不仅聚焦“人工智能+”的创新,更将杨浦区一贯秉持的“儿童参与”理念贯穿始终。

 

无论是vex机器人投篮、远程遥控机械臂,还是ai机器狗互动,所有项目都遵循“儿童为本”的原则。在这场游园会中,孩子不再是“参观者”,而是“掌控者”“设计者”和“竞技者”。这种高参与度的设计,正是对全市“童声参与”理念的最佳呼应——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建立自信,在解决问题中发现兴趣。

 

“人民城市”的底色是“共建共享”。从世界技能博物馆这一公共文化空间的“ai+”盛宴,到遍布全区的“家+书屋”、社区中心多元活动,杨浦区正凭借其深厚的创新底蕴和扎实的民生服务网络,将“儿童友好”从一句口号,真正转化为可感知的城市氛围、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相关产品

评论